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57章 行吧

第557章 行吧

子的皇嫡长子、嫡独子即位,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说回眼下。

太宗皇帝没能与立嫡长子,是客观条件使然;

且窦老太后、先帝,都是那一次遗憾的既得利益者,窦老太后也没法说什么。

先帝与立当今刘荣,也同样是不具备‘与立嫡长子’的客观条件。

——先帝没有嫡子,也不能有先帝薄皇后所生的嫡子。

条件不允许,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无嫡立长,与立当今刘荣。

但到了当今刘荣,可就不存在类似太宗皇帝、先孝景皇帝时那样‘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了。

皇后曹淑,是先帝、窦老太后都同意,刘荣自己也点了头,再三思虑才最终定下的皇后人选。

无论曹淑自己,还是曹淑背后的平阳侯家族,也都没有诸如‘不能成为储君的母族外戚’‘不能成为未来的太后家族外戚’的痛点。.暁^税~C+M-S· ¢勉`沸\阅,犊!

如此情况下,既然客观条件允许,窦老太后自然是希望在刘荣这一朝,汉家能重新回到‘嫡长子继承制’的正轨之上。

过去几次皇位传承,如太宗皇帝传先帝、先帝传当今刘荣,都可以勉强解释为:无嫡立长,无奈为之。

但若是连续三次皇位传承,都遵循‘无嫡立长’的第二原则,那‘有嫡立嫡’的第一顺位原则,就要可有可无了。

——反正你汉家的皇帝,也生不出嫡长子!

——还‘有嫡立嫡’个锤子啊?

——直接改成‘有长立长’好了!

再者,一次两次还能说是巧合,连续三次,那就免不得要有人嚼舌根子。

说汉家的天子主动、刻意不生嫡长子,倒还没什么。

就怕有不怀好意者,编排出‘上天惩罚汉家,不允许汉天子拥有嫡长子’之类的谶纬之说。

真要那样,窦老太后可就要难受了。

试想一下。

如果有一天,天下到处都在流传这个说法,并且成为主流认同的说法;

那岂不就是说:除了拥有嫡长子,并使嫡长子顺位继承的太祖高皇帝之外,汉家后来的每一代天地,都‘获罪于天’了?

还真别说!

真要是以此为前提,回过头看汉家的过往五十年——真真是世上无谶纬,只怕有心人!

汉二世孝惠皇帝,英年早逝,无嫡子!

前少帝刘恭,少年夭折,无后!

后少帝刘弘,少年夭折,无后!

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什么在世圣人、千古圣君——不也是刚要坐上皇位,就被上天收走了妻子和所有嫡子?!

先帝也是,儿子十几个,愣是没能让皇后剩下一儿半女……

这么掰着指头算下来,‘获罪于天’的程度最重的,居然是太宗孝文皇帝!

毕竟其他人都只是生不出嫡子,太宗皇帝却是已经生出来,又在即将入继大统的档口,被上天连嫡子带正妻打包收回,一个不留!

这就很恐怖了!

正所谓: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捧杀之所以奏效,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你说孝惠皇帝‘获罪于天’,所以没能有嫡子?

无所谓~

反正孝惠皇帝的槽点,不差没嫡子这一条。

自太宗皇帝以来,汉家历代先皇祭祀先祖,那都是有意无意忽略掉孝惠皇帝的。

人家甚至都绝后了……

再多一条‘获罪于天,故无嫡子’,也没人在意。

先帝也不差。

一个‘棋盘侠’的污名顶在脑门上,就算真的‘获罪于天’了,天下人也只会说:哦,我知道。

戕害亲族嘛!

当真是苍天有眼!

但太宗孝文皇帝不一样。

作为旁支代嫡,入继大统的高皇帝第四子,太宗皇帝这一脉,本身就有些许‘得位不正’之嫌。

吴楚七国之乱之所以爆发——齐系、淮南系,乃至吴、楚、赵等国,之所以对太宗皇帝这一脉不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当年,诸侯大臣共诛诸吕后,每一家原本都有入继大统的机会。

尤其是齐系,更是恬不知耻的认为:不止诸侯大臣共诛诸吕后,应该有二世齐王刘襄入继大统;

甚至就连太祖高皇帝驾崩之时,也该由作为庶长子的齐悼惠王刘肥继承皇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