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74章 周亚夫,你不高兴啊?

第174章 周亚夫,你不高兴啊?

第174章 周亚夫,你不高兴啊?

当晚的庆功宴,天子启表现得非常欢愉。

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两大功臣:周亚夫、窦婴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之后又叫上了故丞相、现任太子太师申屠嘉,借着酒劲拉过刘荣的手,便将自己的太子储君,毫不迟疑地交给了三人。

——放手教!

——不听话就打!

——不必有所顾虑!

对于老爷子喝嗨之后的‘狂语’,刘荣只能苦笑扶额,又不得不配合着擒起恭顺的微笑,向自己的太子三师行了超低配版拜师礼。

与此同时,受邀参加这场庆功宴的朝臣百官、公侯贵戚们,也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天子启就已经为刘荣,营造出了相当豪华的势力。

便说刘荣的太子三师;

太师申屠嘉,开国元勋最后仅存的硕果,自有汉以来,第一位从丞相的位置上‘正常退休’,活着达成‘软着陆’成就的上一任丞相!

太保周亚夫,开国元勋之后,同时也是如今汉家最拿得出手的将领、毋庸置疑的军方第一人,更即将成为汉家的下一任丞相!

太傅窦婴,当朝太后族侄,窦氏外戚最杰出的新生代俊杰,同时又是名扬天下的‘大儒’,更凭借平定吴楚之乱,多了个‘大将’的斜杠身份。

或许会有人说了:吴楚之乱得以平定,明明是梁王刘武在睢阳主战场正面抵抗,太尉周亚夫奇袭敌后,一举奠定了胜势;

说窦婴和太祖、项羽比肩,或许稍微有些夸张;

“再加一个文武双全,更出生外戚的窦婴……”

刘邦闻之不喜,再问:怎么只有二十万?

韩信说:大王(刘邦当时还是汉王)能带领二十万兵马,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兵家大才了;

···

其三:天子启的身体状况,恐怕并不乐观。

宴间,不知有多少人将各怀心绪的目光,洒向和天子启把酒言欢的太子三师,即申屠嘉、周亚夫、窦婴三人。

为的,是让太子荣‘知兵’;

为的,是让将来的天子荣,不至于在汉匈决战开打之后,因为军事素养不过关,而拖了汉家的后腿(受到臣下的蒙骗)。

越多越好!

哪怕说不上是已经得到了这些群体、政治阵营的支持,也至少是已经建立起了沟通交流的渠道。

···

其二:汉家厉兵秣马,提兵北上,找匈奴人算总账的大决战,恐怕已经进入倒计时。

这,便是后世人耳熟能详的典故: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至于能率领二十万人的,如今天下,除了臣和陛下,恐怕也就只有那项籍了……

在数十年前,太祖高皇帝刘邦曾问韩信:依照寡人的能力,可以率领多少兵马?

更何况此番平乱,窦婴所部的战略任务,本身就是确保荥阳-敖仓一线安稳,不让叛军将哪怕一兵一卒,送到洛阳以西的函谷关下。

从结果来看,窦婴无疑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其一:天子启轻描淡写间,便已经为太子刘荣,营造出了极为庞大的政治势力!

还是太子三师。

韩信答:多多益善!

再多兵,我都带的过来……

——汉匈大决战,必定会在太子刘荣这一朝爆发!

在那之前,刘荣这三位人均肌肉猛男的太子三师,将在天子启的监督下,以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一个开国元勋申屠嘉,一个故细柳都尉、太尉周亚夫;”

但要说窦婴此番,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指挥大军团作战,证明了自己可以‘独当一面’,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听了韩信这话,刘邦心里稍微好受了些,尤其是听韩信说:项羽也只能率领二十万军队,刘邦更是全然没了怒火。

而后,便是刘邦多嘴问了一句:那你能带多少兵马?

完成了战略任务,且部队没有遭受任何伤亡、损失——最关键的是:二十万人的军队,来回几千里的征途,窦婴所部就连非战斗减员,都是以個位数为单位的!

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重新审视一下这位外戚出身,又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地位的‘大儒’了。

得出这一结论的人不多,却无一不是朝中举足轻重的重臣。

有这三位在各自群体中,均为代表性人物、均享有极高话语权的‘三师’在背后撑腰,太子荣的储位,已然不可轻易撼动!

如今天下(楚汉争霸两间),便是能率领十万人以上军队的将领,恐怕也没有多少。

单只是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