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24章 太祖刘邦,好惨一男的

第124章 太祖刘邦,好惨一男的

东市朝服腰斩。”

只是即便是这样的炽热,都没能让天子启面上的寒霜融化分毫。

“——自丞相以下,无论是宗亲皇族、功侯外戚,还是百官朝臣、农夫民户;”

“若要祸及臣的家人,也不必劳烦陛下大老远派人去关东——臣的妻、儿,除去侯世子在封国之外,便都在长安。”

“丞相今日入宫,最好不是为了劝朕朝令夕改,收回成命……”

过了好一会儿,才又稍呼一口气,面色稍缓道:“臣也大致能明白,陛下有如此决断,当并非是因怒而发——陛下这么做,必定是有这么做的道理的。”

只要道理能说得通,甚至只要对方还愿意讲道理,天子启便都倾向于‘道理越辩越明’,而不是一怒之下抡棋盘。

以一种莫名庄严,语调却也极为平缓的口吻说出这段话,申屠嘉仍是昂着头,目光毫不躲闪的望向御榻之上。

而是汉家的皇帝,需要对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大致表明自己的意图。

“这,是臣的本分。”

泥桩内燃烧着的火焰,将热气通过温室殿中空的墙体,送到殿内的每一個角落。

“凡是胆敢议论此诏,更或是不遵此诏、阳奉阴违者,皆斩!”

腊月凛冬,天子启自是已经搬进了与宣室殿只一墙之隔的温室殿。

“只要是该由丞相说出来的话,臣,便绝不会因为对陛下的恐惧,而咽下哪怕半句。”

“——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因愠而致战。”

“这点道理,朕终还是明白的……”

象征性为自己的‘疏忽’表达过歉意,将殿内的氛围缓和下来些,天子启又是接连好几个深呼吸,才将气息捋顺了下去。

只是开口第一句话,立场却是比申屠嘉都还要鲜明、还要坚定!

“但这件事,是朕再三思虑过后,才最终定下章程的。”

“——既然定了,那,便定了!”

“无论丞相是苦口相劝,还是将朕骂个狗血淋头,乃至不惜死谏,朕,也绝不会有丝毫动摇!”

···

“如果丞相果真是不明白朕的意图,才想要同朕相商、相谈,朕当然愿意——甚至是很乐意和丞相,有这样坦诚布公的交流。”

“但如果丞相想的,是要劝朕收回成命,那朕于丞相,也同样没什么好说的了。”

“——朝服腰斩的事,自然不可能发生在丞相的身上。”

“只是自宫中离开之后,丞相回到自己的府邸,也大可悬笔磨墨,拟奏告老了。”

申屠嘉方才的话,不可谓不重。

几乎等同于直言不讳的对天子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休想让我闭嘴!

而天子启的这番回应,言辞也堪称强硬。

——别以为我不杀你,就当真拿你没办法了!

——我汉家,又不是没罢免过丞相!

一时间,气氛也不由有些陷入沉寂。

终,还是申屠嘉深吸一口气,对天子启一拱手,摆出一副‘竖耳聆听’的架势,才算是打破了这诡寂的氛围。

“当年,晁错劝朕行削藩之策时,提到过一句话。”

“——攘外,必先安内。”

“晁错还曾说,与我汉家而言,匈奴外蛮,不过发肤之疾;藩王内患,却是肺腑之患。”

“我记得丞相对晁错的这句话,也是深以为然的?”

天子启果真开始解释起自己的动机,申屠嘉自也把心底里那点不愉抛开,思虑片刻,才缓缓点下头。

不单是申屠嘉这么想。

对于这个时代,乃至往后数百年内的华夏君王、大臣而言,外部威胁,都始终是物理伤害。

——左右不过侵扰、驰掠边墙而已,根本威胁不到政权本身。

实在实在被欺负惨了,大不了迁都嘛!

周王室又不是没干过……

就连当年,匈奴老上单于兵临箫关,眼看着都要攻入关中,先锋兵马都快摸到长安城的城墙了,都不曾有谁觉得当时的匈奴人,有机会成为中原的主宰。

当年,坊间最悲观的展望,也不过是东迁都城于洛阳,一如宗周故事。

至于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甚至是在中原建立统一政权,却是此时的汉人们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

不是不敢想,而是没人觉得有这个可能。

——华夏贵胄,怎会披发左衽,委身于蛮夷?!

便是举国之力都打不过,也大可往内陆、往东南方向迁都嘛!

但与‘不可能对政权、文明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