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回江城路遇黄包车
原来,就在昨天下午的两三点钟,彭恰已经去了那边找张红宝他们了,桂云仍在那里监视着那座小二层楼,身上的那部微型电台,老时在嘀,嘀嘀,嘀,嘀嘀的发出信号。心想,这是怎么了?是哪里有重要情况了?他没有办法,就找了个闲空,上了那个有密林子的高台子里,把电台打开一看,原来是江城方面发过来的信号。嗯,是江城那边,那边都交代好了,能有什么事儿吗?这个潘再娇,也真是的,有什么事儿不能等到我回去啊?于是,他不敢怠慢,就带上机子警觉地收起了信号。哇呀?果然是出大事儿了?她赶紧收起了电文,电文很短,等他破译出来一看,不仅啊的打叫了一声,心里立即像一块病似的压在了胸间。
鬼子已经在江城灵山驻扎了三百余人,已经建立起细菌工厂,请您速回江城处理。这就是电报的全文大体意思。桂云一直压在心里,心想,不行啊?我得把事儿全部处理好后,就是拿下这个叛徒的时候,也得还要回到上海,再召开个会议后才能回到江城。他主意拿定,就是打定了这个主意。
在路上,他把情况通报给了工运领袖刘长胜,也是着实的让他心里一急。“哟,桂云同志,这么说你要立即赶回江城了?哎哟,两个委员同志已经从延安回来了,现在就在上海等着你呢?你能不能见见他们再走啊?”
“那是当然,我们的同志近在咫尺,不见见能行吗,哈哈哈哈。放心吧老刘,我不但要见他们,有些情况,我们还需要好好的交谈一下呢?”桂云一直保持着很乐观的态度,与刘长胜说着话显得很是放松。
刘长胜慢慢的叹了声气。“哦,那我就放心了,还是领导考虑的比较周全,因为,你是新来的领导,我们的同志太想见见你了,嘿嘿嘿嘿。”刘长胜有劲了,活动起来也特别的灵活机动,令大家嘿嘿的大笑起来。
一切都安排好了,桂云也按照他心中的打算,一个个的会见了上海地下组织的所有领导,并在他们的陪同下,用完了午餐,就匆匆的与彭恰去了码头,等时间回江城去了。上几回书我有些交待,从上海到江城有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要到说到就到,要走说走就走。说话间这个时候桂云已经到了江城的轮渡码头,他看了看一如既往地江城旧貌,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哎呀,多么好的一座城市,多么好的一方水土,如今却被个弹丸之地的日本人所控制。真是丢死人呀?那些因为只图眼前利益,那些只为一记蛹头小利,那些不惜中国人头脸的叛徒们,只能得到中国人的淘汰,只能得到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所唾骂,所贬斥,所一片咒岂!
由于几天来的劳累忙碌,桂云显得有些激情萧条,在一旁陪着的彭恰看得很清楚,赶紧向远方的黄包车招了招手,一辆很是破烂的车子就到了跟前。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说话还有点口吃。“两,啊两位妹妹,啊去哪里?”
桂云真是累坏了,下船后就觉得有些头疼。下得轮船后,一直成闭目养神的状态,老人家已经把车子掉头停在那里等候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彭恰说:“小姐,黄包车来了,咱们上车回家吧?”
“嗯?黄包车来了?哦,哦哦?走!快回家洗个澡去。”他忽然有些明白过来,睁起眼看了下彭恰,很是认真的说:“哎呀,怎么叫了黄包车呢?我看咱们走着走着应该更好一些吧?”
啊?那个老者感到十分的无奈,很是没有办法的拾起车子,一只手拽着车杆自言自语的说:“哎!老婆,多少年不拉车了,车子不好,没有人愿意坐呀?你的病又得?唉!”老人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几句话,桂云听得很清楚,忽觉心里一阵的难受。他很认真地问彭恰:“彭恰呀?老人家说的什么你听见了没有。”当彭恰摇摇头后,表示没听见后,他又说:“快,把老人家的车子叫过来,我们还是坐黄包车回去吧?”
彭恰不太明白,但又不能多问,只得快紧跑几步,叫住了那位老人。这个功夫,桂云也急步撵了过去,黄包车上一坐,向彭恰说:“快,快上来,让老人家把我们送到城西观音庙去?”他见彭恰上来了又说:“走。城西观音庙。”
老人家很感激,虽然一路没有吭声,心里却在考虑着一个问题,哎哟,我今日个真是碰见好人了,人家本来是不坐车的,可能看到了我的情绪不对,这又上来了,哎哟?我这下可真是?“哎哟,谢谢,真是谢谢你们了。”
走了一华里路了,突然又听到老人家回头说了声谢谢,足以说明这位老人家一生老实,不善言语。桂云有些感慨万千的问:“老人家,家是哪里呀?看你满脸的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