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名同姓吗?”由嘉惊讶道。*e*z.k,a!n?s`h/u-._n¨e·t\
叶汝秋这个名字算不上大众, Albert Ye更是加了限定条件。搜索结果中英皆有,木子君点开几个扫读, 发现所有的搜索结果指向的都是同一个人。
由嘉读中文没她快, 但也迅速领略到了这个名字背后的巨大信息量。她沉默片刻, 和木子君确认道:“你确定是这个人吗?这老爷子的身份会不会有点……太高了?”
木子君没说话,只是翻看着新闻报道上他与别人的合照。照片里的叶汝秋已经很老很老了, 满头白发往后梳起, 身上还带些上世纪的儒雅内敛。她皱起眉, 尽量寻找时间线比较靠前的照片, 一直翻看到一张三十岁的黑白证件照。
那是一张非常年轻,也非常英俊的脸,截取来源是一本他五年前出版的华文自传。她盯着屏幕上男人的眼睛,心里一时五味杂陈。
“怎么了?”由嘉挤过来,“真的是他?”
“嗯,”木子君把方才几个页面的网址都发到了自己手机上,“应该就是他。`l~u¢o′q¨z,w_..c+o/m~”
天底下没有这么巧的事,如果有,那必然事出有因。叶汝秋的眉眼很深邃,和年老时阅尽千帆的慈祥相比,他年轻的时候眼神有压抑着的野心。
而木子君对那双眼睛很熟悉,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的相册里看到过一双相似的眼睛——是她爷爷年轻时候的眼睛。
金红玫爱上了一双让她想起往事的眼睛。
下午的课都是选修,木子君找了个靠后的座位,又从网上新找出不少关于叶汝秋的资料。这件事并不艰难,因为这位叶先生的名气实在不小。
看到后面,木子君甚至都对宋维蒲和由嘉颇有微词——这两个人看来是完全不关注业内新闻,这么有名的华人地产商,楼盘从悉尼开到墨尔本,名下还有一家建筑事务所,这俩建筑系的怎么搞的?
资料上说他1915年出生于上海,家中早年经商后败落,但有一名叔父在澳洲发迹,于是他远渡重洋进入叔父公司,一边攻读建筑学位一边帮忙。
资料重合度很高,前半生的三起三落一笔带过,更多部分集中在他晚年在悉尼重新投资房地产公司,家族企业做大上市的过程。.齐,盛_小*税`旺\ ,哽~欣′罪¢筷¨家庭生活倒是也有着笔,说他三十六岁那年娶了一名马来船商的女儿,生了三个儿女,现在都在家族企业里任职,不乏为了利益同室操戈的小报八卦。
总而言之,太有钱了,字里行间一股豪门密辛的气息,看上去很难和在唐人街公寓里听着留声机寿终正寝的金红玫扯上关系。
更让木子君觉得为难的是,陈元罡和唐鸣鹤,都是他们努把力就能联系上的人。这个叶汝秋怎么联系?
去他公司买房吗?还是去他名下这家建筑事务所做委托?
她托着下巴研究屏幕,鼠标往下滑了许久,最终又定在了那张叶汝秋的青年照上。她实在难以和那双酷似家中长辈的双眼对视太久,光标移动,最终标亮的,是下面那行图片来源。光标移过去的瞬间,屏幕上也自动联想出一行注释——
[节选自《叶汝秋自传》,2008年]
木子君点下鼠标的一瞬间,那串注释也变了颜色,新跳出的界面是关于这本自传的介绍。台上的助教喋喋不休,窗台外落下只膘肥体壮的鸽子。木子君坐在教室最后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屏幕,鼠标一直往下拖,直到拖到了自传介绍的末尾。
[作者:撒莎,前《悉华周报》记者,承接回忆录、自传创作委托,email: [email protected]]
撒莎。
她反应过来的同时,下课铃声也响起了。木子君抬头看向空荡荡的讲堂和慢吞吞收拾东西的同学,揣起电脑就往建筑学院的方向跑。由嘉和宋维蒲做模型的地方在三楼,她一口气跑到模型室门前,平复片刻呼吸,推门而入。
落地窗占了半面墙,屋子里阳光很好。
宋维蒲正半跪在地上拼模型,抬头看见来人是木子君,显然也很意外。这是她第一次来他专业的地方找他,模型看起来十分脆弱,她关门的动作都变得小心。
他收了下腿,身子直起来,右腿半屈。大半边地面上都摆着模型,明显限制了他的动作。两个人一高一低半晌没说话,木子君笑了一声,问他:“麻了?”
宋维蒲被戳穿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