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墨尔本风停了吗 > 第48章完结

第48章完结

联想到上次中秋节的事, 她忍不住问:“你高中地理是不是挺好的?”

宋维蒲:“……这都是常识。`0_0/暁\说′惘¨ ?冕^肺·跃/犊+”

当年需要艰苦跋涉的一段距离, 如今开车倒是很快就能到。车近城区,路边荒凉的道路逐渐繁华起来, 不时有独栋商店平地拔起。

先前宋维蒲和她说过这边华人移民很多, 或许就是一百多年前那场淘金热的余温。如今车到城镇, 多的显然不止是华人,连一些建筑也带了明显的东方色彩, 一家百货商场门口竟然蹲了两只石狮。

不过这一切, 都没有他们接近唐鸣鹤住处附近的那座庙宇来得震撼。

来之前倒是耳闻Bendige的一处代表性景点就是一座关公庙, 是附近华人建造的七座寺庙之一, 是以当年服务于金矿上的大量华人。其实远看庙宇尺寸和工艺都算不上震撼,但和陈元罡的那座私房酒楼一样,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蓦然瞧见这么一座红墙绿瓦、石狮镇守的庙宇平地而起,浑然一种时空错乱的亲切感。

导航显示到唐鸣鹤所住的公寓还有十分钟,木子君降下车窗,目光紧锁着那座庙不放,就像是试图在车开走前多看两眼。,小/税-宅, ?已~发?布`罪′芯?章~结·头往回扭了没一会儿,忽然觉得车速降下来,宋维蒲的声音从身侧传过来:“你要看吗?”

她回过头,发现宋维蒲已经在把车往路边靠——又出现了!听见她肚子叫就带她买汉堡的好使人格。

“你怎么知道我想看啊?”她心情愉快。

“我再不停车怕你从车里摔出去,”宋维蒲说,“头伸回来。”

木子君:……

又出现了,老是让人下不来台的奸商人格。

工作日,来寺庙的人很少。宋维蒲把车停进停车场,和木子君一同迈进朱红大门。庙宇内壁也是通体大红,沿途摆放了些当年淘金热时期留下的文物,主庙供奉关公,塑像前立着香炉与大刀,烛台灯火微明,木子君站在台前仰头观望,几乎共情了那些百年前前来供奉的先人。人在异乡,的确是需要这样一处场所,能在神思恍惚间回归故里。

宋维蒲唐人街长大,这种从西方环境里凭空生长而出的东方意向见多了,神色没有木子君这么好奇,只是抱着手臂站在她身后等待。·求^书?帮* ~埂*辛′罪¢哙′两个人安安静静站在主庙中,倒是门口传来一道和蔼的询问声:“需要志愿者讲解吗?”

木子君蓦然回头,看见个穿着员工制服的卷发阿姨站在门口,征询意见似的看向他们。没想到这种偏僻景点还有讲解,还是中文的,看起来也是出于志愿免费的。

没有不听的理由。

景点人太少,志愿者也是一身本领闲得发慌,难得看见两个对她讲解内容感兴趣的游客。木子君从关公像前面往后退了一步,给阿姨让开地方,对方便走过来开始了讲解。

虽说主殿是关公庙,但关公并非这座庙宇唯一供奉的神像,另一座神仙是孔子。一百多年前,Bendigo的第一代华人跨越大洋孤身而来,淘金工作危险而辛苦,许多人都将精神寄托在对神灵的信仰之上。

“Bendigo当年有很多华人吗?”木子君问。

“很多,Bendigo河谷在淘金热的前十年开采出120多吨黄金,被称为‘大金山’。一名广东台山的年轻人听说了Bendigo挖出金矿的消息后寄回一封家书,吸引了大批淘金客。”

语言不通,信仰不同,远渡重洋,第一代淘金客也是第一代冒险者,孤身踏上这片异域的土地。维持基本生活已是艰难,但他们仍然在异乡的土地上建造庙宇,保留了故乡的诸多习俗。

讲解员口音很软,木子君听了几句,问了句不相关的:“您是江浙人?”

“上海人,”讲解员阿姨冲她微微笑,“我丈夫来这边大学做访问学者,我在家没事做,找了这份兼职,还能和人说说话。”

她背着手点了点头。

做访问学者的,留学的,这个时代的人在国外谋生变得如此容易,但对那个时代的人而言,远渡重洋抵达异域,目之所及只有矿山岩石裸露的土地。

一代开拓者。

Bendigo的历史讲完,其他房间的玻璃柜还摆放了一些以前华人留下来的文物,甚至有当年挖矿用的铁锹。木子君跟在讲解员身后,听她三言两语介绍了早期来到这里的几位华人,忽然回过头略带忧伤地看向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