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的事情就可以了,缺钱他可以尽管开口,只是他只需要做好这些事情。
至于民阵的其他事情,滕毓藻也表达的很明白,“各个委员会会给他提供支持”这句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并不需要他来主持。
徐世昌对此并没有任何不快,不只是他的性格让他不会争权,更因为他很有自知之明,即便给他这个权力,只要滕毓藻不点头,他依然无法指挥得动任何人。
徐世昌爽快地点头,“大帅放心,只是三十万的银子有些多了,如果仅是联络沟通,并不需要这么多。”
滕毓藻苦笑着说,“菊人兄差矣,和这些人交往,万不可让他们看低了,该的总要多一些,比如你拜访一些重要人士和官员,总不好空着手.”
交代完徐世昌,滕毓藻又看向众人。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就由我来担任,你们看可好?”
虽然众人都已经明白,这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才是事实上民阵的最高领导人,可对于滕毓藻担任这个委员长,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这个位置只能是滕毓藻来坐。
解决了民阵主席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人选,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军事委员会除滕毓藻这个委员长之外,还由杨士骧、卫靖海、叶祖珪、段祺瑞、刘长发、李玉林六人担任委员,统管国内陆海军所有军事事宜。
杨士骧是以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议的名义,入列的。
在这次见到段祺瑞后,滕毓藻出于对段祺瑞性格的了解,一直没有正面和段祺瑞谈过任何涉及招揽他的话,虽然双方都心照不宣。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滕毓藻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了。 虽然他依然很担心段祺瑞不会接受他的好意,可也只能硬着头皮询问段祺瑞。
没办法,段祺瑞这个深受李鸿章喜爱的《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的高材生,不仅在一、二、三期毕业生中很有号召力,他在袁世凯的豫军中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
要知道,豫军中有很多武备学堂前三期毕业生,这些人现在都在豫军中担任中高级军官,他们是豫军的中坚力量。
滕毓藻要树立他厚待《北洋武备学堂》学生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他对于他来说十分重要。
因为,滕毓藻始终认为,袁世凯的豫军,将会成为他掌握最高权力的最大障碍。
而段祺瑞的态度,十分重要,如果能把段祺瑞拉到自己身边,就会在出身于《北洋武备学堂》的那些豫军将领中,对他产生一定程度的亲近感。
再加上段祺瑞还曾经是袁世凯的亲信,这不仅将会是对他这一形象最好的诠释,还会让豫军将领们认可他不计前嫌,广纳贤才的胸襟气度。
段祺瑞的态度有些让滕毓藻出乎意料,他一开口,段祺瑞就痛快地答应留在直军中,只是段祺瑞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不领兵指挥作战。
段祺瑞的这个条件,滕毓藻稍一思索就明白了。
滕毓藻认为,无非就是段祺瑞不愿和他昔日的恩主袁世凯以及旧日袍泽刀兵相见。
滕毓藻还认为,段祺瑞很可能还有另外想法,那就是他担心他这个没有同列强联军作战经历的人,如果骤升高位,会给滕毓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段祺瑞的这个条件,滕毓藻自然是满口应允。
而段祺瑞痛快答应留在直军,滕毓藻以为,这不外乎他毫不避讳地给他看了直军的最高机密,完全就把他这个外人当成了自己人,让段祺瑞更加认可他这个老同学的真诚挽留之情,这让他几乎无法开口拒绝。
当然,也许还有可能段祺瑞被他给出的高位所诱惑。
不管出于那一种情况,滕毓藻都不在乎。
让段祺瑞选择了最终投靠自己,对他滕毓藻来说,就是极大的胜利,毕竟段祺瑞在历史上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说这样的人没有才能,那是绝对不会让滕毓藻相信的。
更何况,段祺瑞还是他日后招揽豫军将领们的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由杨士琦出任民阵秘书长兼组织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还要协助徐世昌联络官员。
唐绍仪担任滕毓藻政务助理兼任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除规划委员会本职,更主要的,他还要负责协助滕毓藻处理外交、财政相关事务。
外交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黄开甲担任,副主任委员的人选出乎众人意料,竟然是现在驻沙俄使馆的翻译陆征祥。
别人不知道,滕毓藻可是清楚的,陆征祥在历史上,曾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