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要祭猎神,并且不能独吞,要请村中老者来分享猎物的。
集体狩猎一般都在五人以上,出猎前邀约人吹响牛角号,猎人们带着猎枪、猎狗汇合,祭献猎神后一起出发。
早先用的是弓箭和长矛,后来改为铳和火枪,主要猎杀大型的熊、野猪、花豹、虎、狼、麂等猎物。
集体围猎就要大家一起出力了,要先寻找到野兽的足迹或屎尿,然后让猎狗嗅闻,让猎狗循着野兽的气味去找寻猎物,猎狗追击,猎人在山口处堵截猎杀。
在彝族狩猎习俗中,不管是单独或集体猎获的猎物都是见者有份的,不能出售给别人。
猎物头或者皮是归捕获者的,肉则所有人均分,大的猎物,当晚就集体把下水及一部分肉煮了吃。
猎物就地剥皮,下水、四蹄及躯干的肉都必须见者有份,并当场割块肉给猎狗以示奖赏。
彝族狩猎前都要祭猎神的,既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猎神的,也有以村寨为单位祭猎神的。
祭猎神不分节令时间,猎人出行狩猎之前,首要之事就是祭猎神,要打木刻占卜以择吉日或卜吉凶兆。
集体性的祭猎神不仅规模大,仪式繁琐,而且有的已形成了专门的节日。
猎人们在村外一棵会开花结果的树下,摆好祭品,主持人跪地磕头,咏诵《狩猎经》,祈祷猎神保佑狩猎成功。
“梁王山下的几个村子到现在也就我们风口村还保留着狩猎的习俗,其他几个村子全都转为种植和养殖了,好在梁王山下土地面积足够大,加上现在咱们的政策好,我们这几个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民兵队长说着就露出了笑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