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手里有郑和下西洋留下的完整航海图,开着一艘豪华的大船环游世界,开始了海上贸易。
给大明带回了土豆玉米和红薯种子,以及更加先进的工艺技术、文化交流。
励志于改善女子的地位,女子改嫁、立户经商都变得司空见惯,不再艰难。
朱宜玥越发不满足现状,她不乐意嫁人,跟大姐姐一样相夫教子。
反而喜欢金发碧眼的洋人,养了好几个洋人男宠,但没有兴趣生孩子。
甚至于,朱宜玥航海归来,还送给娘两个金发美男做男侍,予以孝敬。
琳琅欣然接受,大赞闺女有孝心。
皇帝和英王面面相觑,虽然这样做有点对不住父皇,但他们也想当好大儿。
以至于后几年,太后宫里有了一群能歌善舞的美男子,引起朝臣不满。
但皇帝装聋作哑,不予理会,皇后也是帮衬着说话,帝后一唱一和。
朝臣们抗议声再大,也无济于事。
渐渐地,也没人关注太后的私生活,只要没有私生子出生就行。
短短几年间,大明的民生经济的发展颇为可观,自然而然地被瓦刺觊觎。
朱瞻基当年以雷霆之势将瓦剌部打得丢盔弃甲,伤亡惨重,并未将其赶尽杀绝。
历经近十年休养生息的瓦剌,犹如饿虎出笼,张牙舞爪地再次扑向大明。
然而,他们最终被朱祁曜和朱祁昱这对兄弟率领的大明十万雄兵,以及经过改良后威力惊人的火炮,打得屁滚尿流。
大明如旭日东升,成功占领了瓦剌的所有地盘,疆域得以扩充。
战场的硝烟渐渐消散,接下来是蓬勃发展的民生经济,以及大力革新的科举制度。
一座座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思想的闸门敞开,大明迎来了最繁荣昌盛、文明灿烂的时代。
见证了大明朝的极盛辉煌、提前迈进了工业时代的琳琅,心满意足地对着儿孙们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在他们饱含不舍的泪光之中,琳琅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寿终正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