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毫米尾翼火箭弹,最大射程约8500米,1939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1941年8月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联红军的一个火箭炮连以一次齐射,摧毁了纳粹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火箭炮齐射时,像火山喷发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倾泻在敌目标上,声似雷鸣虎啸,热若排山倒海之势,不仅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苏联人对于这种武器的威力非常清楚,而正因为清楚所以才会那么惊慌。
只不过由于这个时候火箭炮对于苏军来说还属于高度机密的武器,加之产量还不大,直到现在为止整个苏军只装备了十多个火箭炮营,这些部队全部都被分配在了战况最激烈的欧洲战场,象远东这样的次要战场自然不会有人舍得把火箭炮这种大杀器部署到这里。
这次率先对苏军发动反击则是新成军不久的两个火箭炮营,这两个火箭炮营每个营都装备了十二辆火箭炮车。这款火箭炮就是另一个时空的六十年代,华夏独立研制并装备部队的63式130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这种火箭炮由19根无缝钢管组成,按上10下9排成两排,固联于箱形桁架上,每根定向管后上方都装有弹簧式闭锁挡弹装置和导电装置,每枚火箭弹重达112公斤,沉重的弹体也保证了它的威力。两个火箭炮营齐射不打紧,短短的十秒钟之内两个营便将456枚火箭弹全部射了出去。
这个时候,太阳刚探出了头,天色还有些黯淡,不过当数百枚火箭弹出现在天空时,几乎整片天空都被这些火箭弹给染红了。当这些火箭弹拖曳着橘红色的火光带着呜咽的呼啸声落在了战场上时,瞬间便将正在朝华夏阵地发起攻击的第17坦克师给淹没了。
“轰轰轰……”
一瞬间无数T-34中型坦克、KV重型坦克、以及T-26、BT轻型坦克给笼罩在了浓烟里。
当浓烟散尽时,原本整齐的坦克进攻队形就象是被壮汉凌辱过的少女般显得是那么的脆弱,许多坦克被炸得七零八落,尤其是搭乘着坦克进攻的步兵更是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