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明末1625 > 第十三章 古怪的路线

第十三章 古怪的路线

薄,边说道:“那真是多谢郑先生厚爱了,我且来看看这些路线都是运货去哪里的。对了,本镖局的押镖费用,在四川境内是按镖货价值半成来收取,若是要出四川,则要收取一成的费用,费用低于五十两之下的,一律按五十两收费,不知道郑先生能否接受?”

半成,不就是百分之五吗?押送一千两银子的货,也就是五十两银子的工钱。若是押到外省,就是一成,也就相当于一百两的工钱。算是相当的贵了,不过古代不比得后世有飞机火车,运货是非常困难的事,收取的费用高一点倒也是正常的,郑晓路不以为意地点了点头道:“些许费用,不足挂齿,只要货物能平安到达,那就最好。”

肖青见费用方面也没什么问题,心中更是大喜,赶紧翻开帐薄来查看,只看了第一页,顿时脑袋一痛,只见第一页上写着:送货目的地——日隆乡。货品:从成都运送饲料、肥料、铁器、油盐酱醋到日隆乡。返回时运送挑花刺绣、织毯、手镯、马鞍……

这日隆乡是什么地方?怎么运的东西这么繁杂?肖青虽然走惯了江湖,对周边了如指掌,但却不识得日隆乡这地方,想来应该是个很小很小的村子。他不想在郑晓路面前落了面子,装作漫不经心的将帐薄向旁边的镖师手上一交,笑道:“给大家传看一下,以后大家都要走这些镖。”

那镖师会意,看了一眼,自己也不识得日隆乡,便赶紧传给下一个人,一直传了十来个镖师,才见一个脸蛋有着奇异的高原红,长得很壮实的镖师捧着帐薄走过来道:“总镖头,这一镖交给属下来押送吧。日隆乡是川西阿坝小金县的一个小村子,乃是藏族人和羌族人聚居的地界,郑氏要运的这些什么挑花刺绣、织毯、手镯、马鞍……都是羌族人的特产品。属下正是羌族人,日隆乡乃是我的故乡,我走这条路线的镖最是合适不过。何况从成都去往日隆乡,一路都是高山险峻,空气非常稀薄,普通人呼吸不畅,是去不得的。”他指了指自己脸上的两团高原红,笑道:“像我这样脸上有两团红的人,才能去得日隆乡。”

肖青大喜,自己没白养这群镖师,连这种怪地方也有人能去得,没有在大主顾的面前丢了面子。郑晓路也不由得侧目而视,心想:“日隆乡那地方,海拔35oo多米,而且去那里要经过的全是雪山,最高的巴郎山有4ooo米海拔,当初红军过雪山就是过的这些山。以三百多年后的条件,红军翻越雪山仍然有无数伤亡,想不到这个镖局居然有镖师是日隆乡出身的,还真敢接我的镖,厉害,不愧是五代世家,真是有些底蕴。”

肖青又去翻那金色帐薄的第二页,脑袋又是一痛,只见上面写着:送货目的地——真安州道真城。货品:从重庆运送饲料、肥料、铁器、油盐酱醋到道真城。返回时运送五倍子、乌桕、生漆、蚕桑、杜仲、黄柏、厚朴、弥猴桃……

这真安州道真城又是什么地方?肖青有了前车之鉴,赶紧把帐薄向旁边的镖师手上一扔,又开始传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长得黑漆漆的矮个子镖师走出来道:“总镖头,这条道路我熟悉,我去!真安州道真城乃是仡佬族和苗族人聚居的一个小城镇,就在重庆西南方与贵州交界之处,虽然距离重庆府不算太远,但是山高林密,一路多有毒瘴泥潭,一不小心就有路人死于林中。而且苗族人常被世人胡乱传言,说他们会养盅害人,所以更是少有人敢去道真城。但是属下少年时曾经在苗族山寨生活过几年,知道苗人善良多情,大都是好人。属下也懂得苗语,对四川境内的苗族寨子了如指掌,仡佬族属下虽然不熟,但当地既然有苗族人,属下就可以找苗家兄弟帮忙,这趟镖舍我其谁!”

郑晓路倒抽一口凉气,悄悄对杨帆道:“喂,这些路线你从哪里找过。你找的路线怪异,但这镖局的镖师更怪异!”

杨帆悄悄道:“东家,这些路线都是我们以前一直想走,但一直没敢走的。以前都只能靠这些少数民族自己把货运出来,有了这个镖局帮忙,就可以由我们运货进去了,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上。”

肖青见又有镖师扛得下道真城,心中大喜,又向后翻那帐薄,只见后面记的地方一个比一个怪异,一个比一个偏远。但锦都镖局不愧是五代世家,不论多么刁钻古怪的地方,只要住着人,就有镖师接得下来。

没多久肖青就安排下了二十几条路线,按五十两银子的最低起镖费来算,肖青只要完成这些工作一次,就可以收入一千多两银子,如果运的货数总额过一千两,报酬就会更多。肖青大乐,心想,终于攀上了郑家这条线,以后靠着郑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我镖局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个月收入几千两银子看来不在话下,这半年来天天在郑家蹲点蘑菇的努力算是没有白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