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大堂里,徐申懋接过那个盒子,只觉得入手沉重,怕不止三十斤重,心中奇怪,这什么东西这么重,便将那盒盖微微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银锭,排放得整整齐齐。徐申懋大惊,赶紧将盒子盖好,这当堂收贿,如果被人掀了出去,于官声乃是大碍。
正想将盒子退回,突地一想,一斤等于十六两,这过三十斤重的白银,只怕就是个五百两的整数。明朝官员俸禄不高,徐申懋堂堂四品知府,一个月的俸禄才只有二十四石大米,折算成白银也就五十两不到,这也亏了是在天启年间,要是换成前几年米价还没上涨,二十四石大米也就只值三十两白银不到。这五百两银子的拜盒放在面前,如何不动心?要他退了回去,自然万分不舍。徐申懋心想,这银子我且不退,听听他来见我究竟是什么事情,若是作奸犯科,我自然退了银子,若是没什么紧要的事,我便收了这银子也不算什么。心里计较了一番,便摆出个庄严的表情,肃容道:“郑氏,你有什么话说,便讲与本官知晓。”郑晓路心里嘿嘿一笑,你这知府倒是有趣,接过银子之后,这话说得软不拉几的,虽然摆了个庄重样子,但是眉毛眼睛都在笑,我这事情,基本上是成了。于是笑道:“知府大人,在下年前得仙人传授,学了一身经济之道,仙人日日告戒,要我将这妙法传与天下众生,解了众生之苦。在下本在郑家村,但那村里地广人稀,在下虽然竭力传授,但能习得仙人妙法者也不过区区百人。于是举家搬到了成都府来,欲开设一个农学院,将这仙人妙法广传众生,这事情颇为莽撞,因此特来求知府大人恩准。”()?()徐申懋一听,心中已是大喜,这家伙的想法,岂不是正好与本官不谋而合,我本来就要去找他来教那些农民,现在他主动要来教,那真是再好不过。不过这当官之人,都有些城府,虽然千肯万肯了,但还是要作作态的,徐申懋假装沉吟道:“这事怕有些不妥,自古有书院、琴院、棋院,却没听说过什么农学院。那些下里巴人,家里又没几个钱,哪有兴趣来你的农学院上课。”()?()
郑晓路一听他语气松动,便知有戏,笑道:“我这农学院不收学费,任由他们来学,学成之后,参加我举办的农学考试,如果考中,我还会附送他们一两银子。这等好事,乡民们自然愿意。”()?()
徐申懋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心里就有些不信了,便道:“这样也行?你可不是诓骗本官吧?”郑晓路道:“在下哪敢欺骗大人,不怕吃牢饭么?大人只需帮我个小忙,向各州各县出公文,将此事宣扬得人人知晓便可,稍后还有大礼相送。”
?想看三十二般变化的《明末1625》吗?请记住[]的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