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知晓朕此番为何将你调遣至东都担任留守一职呢?”魏延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拱手回应道:“回陛下,老臣实难猜透其中缘由。或许是陛下您许久未曾见到微臣,心中想念,故而希望微臣能离您更近一些吧?”
刘禅听到这番回答,不禁朝着魏延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心中暗自思忖着:“这老家伙怎地年龄渐长,反而越发没有正经模样了?”然而,他嘴上却是说道:“嗯,确实有那么一点儿这个因素存在,但绝非最为重要之因由。实际上,朕之所以如此安排,乃是欲强化中原之地的实力。接下来即将展开的诸多战事,还需仰仗你这位勇猛无比的大将参与其中呐!”
魏延闻得此言,顿时喜不自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高声喊道:“哈哈,微臣便知陛下定然不会忘却于我!”刘禅见状,亦是微微一笑,缓声道:“朕又岂会遗忘魏延大将军你这般功勋卓着之人呢?”说罢,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并肩而行,向着那巍峨壮观的皇宫迈进。
当刘禅踏入皇宫之后,他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迈着轻盈的步伐开始四处游逛观赏起来。每走到一处,他都会驻足停留许久,细细打量着眼前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不时发出由衷地赞叹之声:“这东都的皇宫和长安相比,果真是大不相同啊!”
一直陪伴在旁的丽达微微颔首,娇声回应道:“依臣妾之见,这两地的皇宫可谓是各具风采,平分秋色呀。”
刘禅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宠溺的笑容,伸手轻轻刮了一下她那高挺的鼻梁,打趣地说道:“哈哈,爱妃有所不知,这洛阳曾是后汉时期的国都,但后来却遭遇董卓之乱。那恶贼竟丧心病狂地点燃了一把大火,致使这座拥有两百余年历史的繁华都城瞬间沦为一片废墟。再后来,曹魏篡夺了我大汉的江山社稷,依旧选择将洛阳定为他们的国都,并着手重建起如今咱们所见到的这座皇宫。听说曹睿在位之时,对修筑宫室情有独钟,因此这儿的部分宫殿建筑独具匠心,颇具特色。”
丽达眨了眨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然而在臣妾看来,曹魏所做的这一切努力到头来都毫无意义可言,最终还不是通通便宜了陛下啊。”刘禅一听,开怀大笑道:“哈哈哈,爱妃所言甚是!如此说来,作为一名皇帝,又怎能仅仅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私欲,就耗费大量的财力去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呢?不过嘛,单就这一方面而言,朕倒是真得好好感谢一番曹魏的那些皇帝们,毕竟是他们替朕省下了不少的银钱呐。”说完,刘禅等继续漫步于这宏伟壮丽的皇宫之中,留下一串串欢声笑语。
当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东都洛阳城都沉浸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之中。魏延早已精心准备好了一场盛大而丰盛的酒席,以此为刘禅一行人的到来接风洗尘。
刘禅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满是欢喜,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加这场酒宴。当他踏入宴会厅时,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恭迎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刘禅面带微笑,向大家挥手示意,展现出亲民和蔼的一面。
在酒宴上,刘禅不仅品尝到了美味佳肴,还与在座的宾客们谈笑风生。与此同时,他顺便接见了东都的留守官员们。这些官员平日里难得一见天颜,但由于东都洛阳作为大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城市,皇帝驾临此地的频率相对较高,因此他们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官员而言,有更多机会一睹圣容。
而此次负责东都留守事务的正是魏延这位重臣。不得不说,魏延如今在大汉的军界可谓声名显赫,其官职之高、威望之大,仅排在赵云和张剑之后。他手握重兵,镇守一方,为大汉的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望着眼前英武不凡的魏延,刘禅心中满是欣喜与宽慰。遥想当年,如果不是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横空出世,恐怕早在建兴十二年时,魏延便会惨遭杨仪和费祎之流的毒手,命丧黄泉。
对于魏延那过人的勇猛和武艺,刘禅一直赞赏有加。然而,令他颇为头疼的是魏延骨子里那份与生俱来的骄傲。
为此,刘禅曾不止一次地对其加以规劝,希望能助他改掉这个令人不悦的毛病。幸运的是,魏延虽然有着骄傲的一面,但却并不似关羽那般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相反,每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总能勇敢地承认并积极改正,最终成功克服了自身性格中的缺陷。见到魏延如此长进,刘禅自然喜不自禁,故而屡屡将重要任务交付于他。
宴会上,留守的各位官员们依次向刘禅呈上了他们各自负责领域内的工作报告。这些报告简明扼要却又精准地阐述了近期的工作进展、成果以及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