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帝女千岁,臣炖个狐狸补补 > 第184章 有湖于东,风和日丽

第184章 有湖于东,风和日丽

见月施等人没有异议,范可承一行人停留了片刻,也不多问他们有没有收拾好东西,就头也不回地起身往外走。搜索本文首发: 神女赋 shennvfu.com

个别人中途有偏头偷瞄月施他们有没有跟上,看他们毫无怨言地乖顺跟着,脚步也越发肆意起来。

唯独范泽言,一路上和月施侃侃而谈,还刻意放缓脚步将就月施,任谁看都觉得他很谦逊知礼。

不知是不是因为下了秘法,放了心,范泽言倒是没像之前那样,和月守御多套近乎,甚至连多余的眼神都没给他。

月守御不得不承认,看见范某人仿佛要贴上月施说悄悄话的样子,拳头硬了。

若不是月施的暗示,他现在指定把这群人的头挨个抡起来当球踢。

正如范院长所说,东湖书院距离驿站有不小的距离,位于谏墨城的郊区一隅,还没瞧着书院的棱角,就看见了连绵不绝的群山。

一路上有认出范可承等人身份的,都尊敬地低头行礼,神态中并无畏惧。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乘马车——

离开驿站的时候,月施他们被告知马车被暂时保管了,范可承解释说,在谏墨城不能使用马车,原因是马车横冲直撞容易引发事故。

确实,他们一路走来,没有看见一辆马车,所有人都是或快或慢的步行。

东湖书院的命名来源于它在谏墨城的建址——

有湖于东,风和日丽,上达天听,下益百姓。

整个学院依山而建,环绕湖泊四周,环境甚是静谧优美,非常适合习学。

传说,在谏墨城还没成型之前,这片位于山顶的湖泊被戏称为“天湖”。

当时周围居住的百姓,都习惯来此地放灯,向上天许愿。

而那些花灯纸船后来都奇迹般地在这片封闭湖泊上失了踪迹,那些百姓就认为是上天接纳了他们的愿望。

再加上一些人确实愿望成真,便来湖边还愿,久而久之,这片湖泊便有了神乎其神的色彩。

“上达天听,下益百姓”,就是这么而来。

想当初,东湖书院要选在此处修建,当地原住民还闹上了好一阵,之后不知是怎地平息了舆论。

再后来,随着谏墨城和东湖书院的名声大噪,各方名仕涌进涌出,城内百姓便觉着是“天湖”的地灵养气,在书院学习大有增益,所以纷纷挤破了头想把自家孩子送进去读书。

月施之前从情报里看到这段的时候,就当个趣事瞧了瞧,并未多想。

现在思及,倒是处处透着不寻常。

之前这片区域属于郊野,并没有统一的城镇管辖,以家族为单位群居,自给自足,所以应该不存在掌权人用信仰宗教之类的去束缚人心。

哪怕是月施这种天地灵物,也不信什么怪力乱神之说,那些花灯纸船的凭空消失必定有蹊跷……

而书院完全没有逼不得已的理由,非得建在这片湖上,为何要如此强硬地不顾民众意愿去抢下这块地盘……

当时平息舆论的过程和方法,连皇室搜集的宗卷中也没有任何记载,只是只言片语潦草带过。

可见,学院的水,深着呢。

山体有条蜿蜒向上的石阶小道,可同时容纳四到五人并肩而行,看到山顶的距离,没有内力的人上山至少要一两个钟头。

外传东湖书院大部分都是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可月施看范可承他们行进的速度,倒是并不慢啊,腿脚利索得很。

尤其是以范可承为首的几位年长者,丝毫不弱于那些青壮年,连喘气都不带有的。

“他们都有内力,且实力不弱。”

一阵熟悉磁性的嗓音突然飘荡在月施耳畔,月施下意识偏头看向范泽言。

他正和月施说着书院里的趣事,眉眼带笑,没有任何异常。

周围人也没有转头张望,显然他们什么都没听见。

应当是月守御憋不住了,用了某种秘法,和她传音对话。

可是,月施不会什么加密传音,只能微不可察地点点头,表示自己听见了。

见月施的反应,月守御了然,很快,他传音告诉了月施,这个秘法的使用口诀和要领。

…………

这座山峰倒是奇特,山脚密林丛生,有些阴凉,越往上走,天高云阔,花香四溢,倒是愈发温暖。

当他们抵达山顶,看见“东湖书院”的门牌坊时,只觉如沐春风,呼吸周围的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