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一切担忧疑惑都迎刃而解,苏青青大松一口气,满含歉意地对刘平之一笑,“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那个笑容也太刺眼了,刘平之很想用手指戳破苏青青的脑袋,看一看里面究竟都装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不过碍于两人身份有别,刘平之终究忍住了,手指在掌心屈了屈,在心底骂了一句:傻瓜。
上一回,刘平之带苏青青去赌场赌钱赢了五百两银子,后来买发电设备和电脑等东西用了一些,还剩下三百两银子,这便是他们现在仅剩的本钱。不过他们现在要买的东西是枪支弹药,那点子钱根本不够,接下来,刘平之就带苏青青去了一处赌石场。
以刘平之的话来说,要赌就赌场大的。
所谓赌石,就是用璞玉来赌博。在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
据清代檀萃所着的《滇海虞衡志》记载:“玉出南金沙江,江昔为腾越所属,距州两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获,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并玉之美恶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见翡翠,平地暴富矣!”这就是现今中缅和缅泰边境“赌石”交易的历史渊源。
赌石前期的名字并不叫赌石,而叫赌行,赌石师必备的一是极大的挑战能力、二是冒险精神、三是丰富的经验。在赌石市场上见过一夜暴富的当然也不排除一夜倾家荡产的。
赌石场里有人来人往,无一不是想来碰碰运气的。谁也说不准,一块只露一点儿绿色的石头,一刀切下去,到底是价值昂贵的整块翡翠,还是毫无价值的粗糙石头。
像是贵公子带着小丫头出来游玩儿,刘平之带着苏青青在赌石场里到处转悠,左看看西逛逛,也不见他有什么行动,苏青青很焦急,拉一拉他的袖子,“你会分辨吗?”反正她是不会分辨的。
刘平之把目光从那些石头上收回来,冲苏青青莞尔一笑,一副风流王爷的做派,“慢慢看,别着急。”
怎么可能不着急,外面战事吃紧,还等着他们购齐枪支弹药出去救援,苏青青的心里一直都有股火在烧,让她坐立难安,片刻不得安宁,他们在里面多耗费一分钟时间,就意味着外面会有可能发生更多的变故。
尽管知道这事急不来,苏青青还是催了一催,“你就不能快点儿?”
瞪了苏青青一眼,刘平之没理会苏青青的催促,悠闲自在地在赌石场里转了一圈,压低声音对苏青青道:“这里没好货,我们换个地方再看。”
没,没好货?
苏青青格外吃惊,瞪大双眼,手指向刚才路过的那堆人道:“那刚才那人还花了八百两银子那块鹅蛋大的石头!”
啪地一声,刘平之拍了一下苏青青指向前方的手,一转身挡在她的身前,避开那些似有觉察到什么的目光,低声提醒道:“不要随便乱指,不要随便乱看,不要随便乱说话!”
最后刘平之还点评了一句,“那人是个傻子!”
苏青青警觉的往四周扫了一眼,是有几个人往这边投过来探究的目光,不过在看到只是一个翩翩佳公子凑在一位美貌女子跟前说悄悄话之后,他们又把锐利的目光转向了其他地方。
还好没有露陷!苏青青吁出一口气。
刘平之转身往外走,“去其他地方看看。”苏青青闻言连忙跟上。
刚走到门外,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儿捧着块拳头大的石头就往门里面冲,没头没脑地一下子跟刘平之撞了个满怀。刘平之是习武之人,运功护体是惯性使然,那男孩儿直接被撞得往后倒退数步,一屁股坐到地上,手中的石头也咕噜噜滚了出去。
刘平之扫了一眼那男孩儿,目光又下意识地转向那块滚到一旁的石头上,一直云淡风轻的刘平之目光顿时一凛,一道精光从眼底一闪而过,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只见他大踏步走上前去,在那男孩儿之前,伸手捡起那块石头。
手中握住那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