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后,能直接进入翰林院且授有官职的,只有一甲才有资格,而二甲进士想留在翰林院,必须参加庶吉士考试,考得上就进翰林院,考不上就想办法谋个缺,或者外放。
好在如今大齐皇朝还没到进士做不了官,只能一直坐在候补席上等着别的官员挪坑的地步。只要考中了,哪怕同进士也能做官,区别只在于你有没有关系,能不能捞到一个好官位。
李承家中虽然与京城那位远亲没太多联系,但好歹是同族,他还是能请那位远亲帮点小忙的,比如谋个好点的外放官位。
不过李承却不想外放:“我打算考庶吉士,不在翰林院做一段时间的官儿,将来怕是没资格入内阁。”他可是野心勃勃的想成为内阁阁老的。
顾文景也没笑他野心大,反而鼓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志气!你好好努力,一定能考上的。”他装作有些醉醺醺的样子,“如果不是你应该娶妻了,我真想和你结个亲,我妹妹可还待字闺中呢!”
李承一愣,连忙摇晃着顾文景:“顾兄说的可是真的?顾兄!小弟我还尚未娶妻,连通房侍妾也没有,小弟觉得我还是个良配……”
顾文景假装醉了没听清他的话。
他倒是没想到,刚刚只是试探一下,李承竟然还真没娶妻,也没有婚约。
关于顾玲珑的婚事,顾文景是想在自己考中进士后选一个有前途他又压得住的夫婿给她。
一开始顾文景的人选是安竟成,安竟成年龄只比顾玲珑大一岁,两人正好合适,而且他还能借口安竟成年龄小多拖三年,拖到妹妹十八岁再让他们成亲。
结果没想到安竟成竟然会试落榜了。
当然主要原因不是安竟成会试落榜,顾文景就看不上他这个人选了。毕竟安竟成是少年天才,这次落榜,再努力三年应该就能考上了。
但顾文景在听说安家的靠山是安侍郎,而且安侍郎还很看重安竟成,他就将安竟成排除到妹婿人选之外了。
如今他就是个进士,哪怕是大三元状元,也实际上也就是个进士,授了官,对安侍郎来说也只是个小官。
他暂时没把握压制住安竟成,担心妹妹嫁给安竟成会受委屈。
于是他就盯上了李承。
李承年龄比他稍微小一点,但小不了太多,他打听过李承的家里情况,听说他守孝未娶妻才提起这个话题。
第50章 男主是书生
听说毕竟只是道听途说,顾文景还没能查到李家是否私下为李承定了婚事。
毕竟李承因其祖母去世守孝, 耽误了成婚, 刚出孝又赶上乡试会试, 顾文景就难免会考虑到李家私底下为李承定好婚事待他金榜题名后成婚这个可能性,所以他便借着醉酒想从李承口中打探一下。
李承给出的答案正是顾文景期望的, 但真当李承说出想要娶他妹妹顾玲珑的话之后,顾文景心里又很不得劲儿了。
虽然他是半路上穿来的,但这三年多相处时间, 顾玲珑这个懂事乖巧可爱的妹妹, 真的是让他心生疼爱的。尤其是还有上一世顾媛媛做对比, 就更显得顾玲珑乖巧体贴,是个好妹妹。
想到自己要把懂事体贴的妹妹嫁给别的男人, 他就忍不住有种嫁女儿的心酸感。
在古代世界, 女子出嫁前靠娘家, 出嫁后靠丈夫, 年老了靠儿子,一生寄托于别人身上。
顾文景自信自己能成为顾玲珑一生的靠山, 但他却无法保证她嫁人后会不会遇到渣男, 内宅有太多让人有苦说不出的磋磨手段了。
顾文景一个大男人, 为妹妹挑选亲事, 他可能没法考虑得特别周到, 他能做的就是为妹妹挑选一个有前程他又压制得住的妹夫。
将来只要他能死死压制住妹夫,想必看在他的面子上,妹夫家里也不敢慢待妹妹。
尤其把妹妹的幸福寄托于妹夫的良心上, 倒不如寄托在他这个哥哥的权势上。
李承是顾文景目前最好的选择,而且看起来李承似乎对这门亲事也是抱有期待的。
顾文景依旧装作一副醉醺醺的样子,假装没有听到李承的话,被他搀扶着送到墨砚手中,临别前,李承还不忘叮嘱墨砚一声:“明日我上门拜访顾兄!”
顾文景微微眯着眼,瞅了李承一眼,心中不满的哼哼:“居然还真惦记上我妹子了!”
翌日。
一大清晨,顾文景刚起床洗漱,正在吃早膳,就收到门房的禀报:“李公子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