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还能在如以前一样的沉稳就怪了。
池二郎看看小舅子,有了方才的经验,这个真的不敢在拜托了:“这个还是麻烦先生就好,五郎还小,学业要紧。”真的怕了小舅子给儿子疏松筋骨。他儿子才多大呀。
华三郎扭头,四姐夫不厚道呀。也就是五郎这个不知道好歹的,眼睛里除了姐夫没别人。
五郎的眼里,如今除了姐夫是真的没别人,男人天生崇拜强者,五郎身边围了一群军户家的郎君们,这些儿郎的话题。从小就围着边城崇拜的将领们转悠。
现如今在边城话题最多的将领。除了京城里面来的信任守备大人还能有谁呀。
池二郎作战也是真的勇猛,那些千户们当初看到这位当时的同知大人,带着自己的部曲上战场的时候。有幸看到这些人杀敌的,到现在想起来都头皮发麻。
整个过程,围绕着这位大人散开的部曲,以池二郎为中心。一个个沉默的挥手砍人,从头到尾。都不带招呼一声的。只能闻到沉重的呼吸声。还有敌人的哀嚎声。
别看都是杀人,气氛不一样,造成的效果也不一样呀。那场面让远处看到的人惊悚。只能用惊悚这个词。
池二郎就觉得自家夫人身边的人做事利索,还没有废话。不声不响的那个随心。
才到手的部曲。不知不觉就染了带有随性的色彩,就训练成了如今这个样子,真的不是故意的。当然了就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所以这些千户们回府,自然对这位守备大人的事情要渲染一番。传来传去,如今的儿郎嘴里池二郎就这么么样的传奇了。
五郎同这些小郎君在一起,心里的英雄梦,可不就是池二郎这样的吗。
现在的池二郎在五郎的心里,简直就是异常的高大。文人算什么呀,有他姐夫厉害吗。
别说华三郎,就是谢老先生对于五郎的英雄情结都郁闷。你说你一个尚书府的郎君,你崇拜个武将,算怎么回事呀。
跑题太远了,此刻的五郎只是很郑重的承诺:“没关系,大朗的事情最重要。姐夫不必客气。”
芳姐萌死了,自家兄弟这个大气呀。真是个好舅舅。
池二郎异常的为儿子感到焦急,将来可怎么好呀。他儿子真不需要小舅子费心。
就看到五郎略微羞涩的说道:‘还有在咱们府上住着的几个郎君,同我给大朗准备的一份礼物,不过不好送到这里,在庄子上养着呢,回头等大朗在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到庄子上骑马转悠转悠了。’
芳姐接过单子,一匹养在庄子上的小马驹。送礼的人明子有点多,都是如今在他们池府住着的一帮淘小子,都是有心的孩子。
芳姐:“我们五郎果然越来越懂事了,怎么还带着大伙一块准备呀。这些事情有大人在操心呢。你们才几个银子呀,怕是手里都没有银子了吧。”
五郎:“就是我们几个一点心意。”
三郎撇嘴,这倒霉孩子,幸好自己早有准备,不然差点让他给垫菜板子了。
跟着说道:‘我这里也有,都是给大朗的。四姐先替大朗收着。’
芳姐很不客气的把两位舅舅给自家儿子的礼物给收了起来:“等大朗长大了,定然会孝顺你们的。”
三郎心说算了吧,我将来肯定有自己的儿子孝顺。
五郎直接开口:“我会跟大朗一起孝顺姐姐姐夫的。”
三郎闭眼,自家二伯听到这话,会不会吐血呀。
话说如今五郎被引导成这个样子,可不都是自己没能成功的把五郎带回京城吗。
二伯若是迁怒的话,自己肯定跑不了。
华三郎觉得嘴巴上好像已经开始起火炮了,为了自家二伯的怒火,说什么也得让五郎在先生哪里,学好本事,不然回头自己连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越想越糟心,这日子过的。
没有一会的功夫,东郡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了池府。
有了上次的经验,倒是没人那什么贵重的礼物,知道这位郡守大人不差钱,人家要的就是个热闹,给儿子图个喜庆,也没人非得在这样的日子里面,给池二郎找不自在。
都愿意顺着这位不多事的郡守大人,还有做实事保卫一方平安的守备大人。
管家在外面念礼单的时候,大伙都能听见,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行商的。或者名士,送来的礼物,都是很具有特色,但不值什么银子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