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离开了此地。有栖霞居士接下来教授香孩儿功课一事,老道也是心中甚慰啊。”
栖霞居士一听陈传老道人的话,眯了眼睛。
半晌后,这位青松观的栖霞居士是说道:“杜娘子,贫道留于贵家,给小郎君当了先生,不知可否?”
这两位道长的话里之意,都是谈妥当了,杜四喜自然不可能扫了这些世外高人的颜面吧?于是,杜四喜笑了,回道:“道长愿意留下,欣喜至极。”
“只是,香孩儿刚与陈道长这位先生相处融洽,知陈道长离开,怕是一时间难以接受啊……”杜四喜对于儿子换先生的事情,除了随缘,也无二法。
说到底,这先生送上门来,瞅着是好事。可人家有真本事,来去自由啊。
“香孩儿是聪慧人,不掬谁教,都会习得真本事。”陈传老道人赞了一句。
杜四喜听得这一夸,连摇摇头,道是香孩儿年幼,担不起了这等吹捧。
庆光六年,五月,晋阳城的政/治风波,是越闹了大发。
杜四喜在重德县城,都是收到了丈夫的家书,知晓了赵洪英一直为何没动身来接了妻儿。不是不愿,实是不能。毕竟,为了安全计较,还是待晋阳城的风波平息,才是妥当为好。
天热,暑气甚重。
在午时,就是一天阳气最烈之时。
而晋阳城的菜市口,却是人山人海。究其根源,不外乎就是晋阳城的百姓们在看了热闹。
小老百姓,就像是地上的泥。高高在上的贵人们,那是想如何捏把了,就如何捏把了。于是呢,有朝一日,贵人们被打下了神坛后,也不怪了小老百姓闹呵,跟看了猴子嬉戏一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完本神站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