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郡主朝柳絮点下头,似笑非笑说了句,“表姑娘与我做不成邻居,有空过我萧寒殿玩。”
朝莺心里惦记她的雪球,跟着柳絮往前院时雪阁,沿着甬道去时雪阁经过几道垂花门,都有王府侍卫把守,朝莺不悦,“表姑娘住的闺房为何如临大敌似的,难道王府里不安全,内院里外人轻易也进不来,我以后想找表姑娘玩,都不能了。”
朝莺天真,想不到许多,更想不到瘟疫期间发生的事,小孩子家心性,只想着来找柳絮不方便,不往深了想,柳絮不能对她说真话,笑着道:“你想来只管来,我告诉侍卫们一声,你出入自由,外院不比内宅,王爷住在外院,当然守卫要严一些。”
朝莺随着柳絮上了楼梯,雪球趴在窗台上晒太阳,看见旧主子,一下子扑到朝莺怀里,朝莺跟雪球亲热,柳絮早嘱咐念琴几个别把猫喝了蒙汗药酒的事说出去。
朝莺看雪球侍候得很干净,好像刚洗了澡,问,“把我的雪球养得这么好,是不是杏雨的功劳?”
朝莺边说看看左右,“杏雨丫头怎么没见?跑去哪里了,我回来了,也不露个面。”
念琴和紫霞几个面面相觑,杏雨做出背叛主子的事,只有秋澜院的几个人知道,柳絮压下,不让传扬出去,杏雨交由赵琛处置,柳絮念在她有些事蒙在鼓里,贪图钱财,一念之差,本意没想害自己,告诉赵琛留下她一条性命,至于赵琛怎么处置,她不过问了。
柳絮道:“杏雨染病,后来挪出去了,听说她家里人领走了,后来不知怎么样了。”
朝莺神色间有点难过,过一会就忘了,跟柳絮兴致很高地聊起广寒宫的见闻,她进王府晚,是头一次去广寒宫。
户部尚书方旭之奉旨查问已故慧妃的娘家所有亲眷,慧妃娘家人,父母早已过世,一个兄长英年早逝,留下两个侄儿,一个侄女,两个侄子在朝为官,一个侄子现任兵部主事,一个放外任,侄女早已嫁人,生二子,并无女儿一说。
户部尚书方旭之不到半日功夫,查个水落石出,为慎重起见,方旭之又命人去户部查了慧妃远房亲戚,慧妃当年以秀女入宫,内务府有记载,户部有黄册,家世清楚,翻遍了慧妃亲戚里没有柳姓女子且在江南的,亲戚中有女者除了已嫁人,待字闺中,谨守闺训,有父母教养。
户部尚书方旭之为人谨慎心细,反复核实确无此人,三日后,奏报皇帝。
永熹帝一听方旭之奏报,顿时陷入云里雾里,都御史程方办差一贯地牢靠,难道是道听途说,有人故意往梁王身上泼脏水,此人是何居心,编出个莫须有的罪名,愚蠢至极,难道是个阴谋,借此除掉梁王,永熹帝越想越深,觉出问题的严重性。
急召吏部右侍郎傅景觐见,密令他往江南查问此事,不得张扬,不得惊动地方官员,一切暗中行事,就是梁王尽量隐瞒。
傅景行至快到江南,改成便服,扮作商人,贩卖珠宝首饰,以推销珠宝首饰之名,在王府附近兜售,暗中查访几日,汝阳城的百姓未有传言说梁王的乱.伦的禽兽行径,梁王广纳姬妾美人倒是真的,江南一带自瘟疫后,百姓重又安居乐业,一派太平盛世,江南百姓对梁王除了好色之外,没有别的微词。
傅景好生纳闷,这程方从哪里听来的传言,捕风捉影,空穴来风,以程方的为人奸猾,无中生有,诬陷梁王,这种事情打死不会做的,这不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就算他作为朝廷钦差,奉旨赈济江南,梁王怠慢他,不至于干出这等蠢事,不能就这样回去交差,万一程方奏的是实情,事情捅出来,自己失察之罪,傅景为慎重起见,佯作兜售珠宝,继续在王府附近打探。
☆、第121章
朝莺抱着她的雪球走了,海棠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笑着道;“朝莺夫人天真无邪,一点都不像已为人妇,还像未出阁的少女。”
紫霞摇头,“到底是年纪好小,听说是家中独女,父母必定爱如掌上明珠,一乘小轿子抬进王府,她刚进王府那阵子镇日想爹娘,这来了一年多,混熟了,小孩子心性,习惯了,不怎么说想家的话,有时说起她娘家的事,还笑嘻嘻的。”
几个人说了会朝莺,柳絮转了话题,对紫霞道:“今晚上家宴,午膳不用吃正餐,告诉御膳房不用送我们时雪阁的膳食,让老宋妈准备几样点心垫垫肚子,就着茶水吃,不用太麻烦。”
紫霞答应一声,就去御膳房。
吃过午膳,念琴和海棠从井里提上水,二人抬着水桶,小厨房里秦婆子负责烧水,备主子沐浴,柳絮即便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