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大周。
拱兔部向来和大周交好,如今的首领王达子,他亲自为贾鉴提供了详细的情报。
例如现在敖汉部的大首领歹青,他的名字也不是歹青,但是大周是这么称呼的。
歹青是敌视蛮族的,不过他的儿子都令,以及他的弟弟抽扣儿部落,却认为蛮族势强,应该加入蛮族。
此去如果遇到都令,或者抽扣儿的人马,会有一些风险。
贾鉴本来就得到过将军的告戒,因此专门请了忠顺王派了几十骑保护他。
王达子认为不够,主动派了部落百骑加入队伍,护送贾鉴到敖汉部。
贾鉴谢过王达子,领着百余骑前往义州外的草原,寻找敖汉部本帐所在。
蒙古大部之间,还有众多的小部落,甚至几帐,十几帐的自由民,谁接管此地,就服从谁的管理。
百余骑兵,除了大部落,沿途的小部落,没有人会骚扰,贾鉴也不会骚扰这些小部落。
随着他从西向东,金江镇的使者在草原上,消息逐渐传递开来。
金江镇的使者在草原上。
歹青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开始犹豫。
数年前蛮族攻陷北镇,义州也匆匆失陷,周军或撤或溃,大量的粮食被丢弃在关外。
这些粮资无人敢运,蛮族全力攻打北镇,也暂时没有安排人来运回去。
周边的小部落,畏惧蛮族的威势,不敢虎口夺粮。
他得讯后,如何会如此胆怯蛮族,因此安排本部牧民来搬运粮食,这也不算得罪蛮族。
可蛮族竟然派兵攻打了他的牧民,不但粮食都被抢去了,还被俘虏了众多牧民。
被杀了数百人,生擒了上百人,引得歹青大怒。
他本来碍于形势,准备忍气吞声。
可老奴回沉阳后,竟然派来使者斥责,什么上天卷他,山海关以外都是他的地界。
边外之蒙古,若越入边内,则亦出边外报之。
此时老奴已经病重,是皇台吉以老奴的名义,警告的歹青,歹青不知道具体。
不然会更加生气。
老奴年龄大,威望重,歹青还能勉强服气,皇台吉一个小辈,如何敢这么藐视他。
一直都以为是老奴的手笔。
大周的使者来意,他又不傻,当然是想要拉拢他们,一起对抗蛮族。
和旁的部落不同,敖汉部乃草原大汗本部察哈尔部众,多年强硬对抗大周,虽然没有胜利,可是内心却非常得意的。
大周使者还未至,他心中已经思量好了,如何在大周使者面前耀武扬威一番。
“阿布,我听到有大周使者要来,阿布千万不要被周人骗了。”
歹青的儿子,都令急匆匆的赶来。
听到儿子的话,歹青没有回应。
要不要和大周结盟,他内心是愿意的,共同对抗蛮族,不过一时间放不下脸面。
“蛮族势大,我们吃了多次的亏,再冒犯蛮族,万一蛮族来攻打我们,大周又指望不上,阿布可要想清楚了。”
都令大声的说道。
都令不是妄言。
原本长城外的蒙古各部,很多都支持大周,可是面对蛮族的报复,大周又无力支援。
而各部最大的首领,宰赛被蛮族俘虏,群龙无首,而本部察哈尔,又对他们虎视眈眈。
众部落形不成合力,无力独自对抗蛮族,如此形势,才皆放弃大周,被迫和蛮族结盟。
都令还很年轻,所以从小就听蛮族的威势长大,内心对蛮族有所畏惧。
而大周连年败退,在他心中,不是值得信任的盟友。
就算大周有钱粮,可是当面对蛮族的进攻,大周光支持钱粮又有什么用呢。
“支持大周,我们部落虽然能宽裕,但是会有灭族之祸,支持蛮族,我们部落虽然贫瘠,可是却能保留下来。
阿布要想清楚,我支持蛮族。”
都令逼迫父亲表态。
“我不会和大周结盟的。”
歹青向儿子说道。
得到了父亲的准信,都令离开后,内心却还是不放心,对于父亲,他很了解。
如今年迈的父亲,平生最自豪的,就是当初联军十万,入侵辽东。
他认为这是他的功绩。
周边哪个部落能像他一样,做到这等威势,常以此吹牛,哪怕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