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涉及了很多高新关键技术。
因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使得系统在用户容量、定位精度、隐蔽性和定位频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系统无测速功能,不能满足高精度制导和追踪可移动目标的要求。
这些功能,在国内,可以通过地面站进行辅助,而那些国土之外的移动目标定位,则需要其它特种卫星的辅助。
所有这些“耳目”之间,也需要通讯将它们连接成网,协同工作,星擎系统就可以胜任这个功能。
在有了星擎系统承接部分通信功能以后,北斗系统就可以拥有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甚至还可以拥有其它系统不具备的位置报告和通信功能,却节约了大量的成本,相对投资要少得多,可以说性价比超高。
同样可以搭车的还有气象卫星,风云卫星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系统与小智建立连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预报天气,预警自然灾害,效率远比现在的系统高很多。
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地方,星擎系统一旦成功,中国就拥有了一个十分可靠的“卫星信息集成交换平台”。
也就是说,未来的卫星,通信部分的设计可以忽略,只需要搭载一个标准通信模块,便能够通过星擎系统,与地面实现高速数据双工通信,这对于减轻卫星重量,降低设计复杂程度,节约能源功耗等方面,为将来的卫星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研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