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木匠王爷 > 第13章 徐知诰建国南唐

第13章 徐知诰建国南唐

回家请求治罪,齐国主徐诰手诏向他致谢,但也不再改变授官命令。时间长了,宋齐丘不知怎么办为好,便上书建议把让皇行移到其他州府,并疏远吴太子杨琏,断绝与他的婚姻;齐国主徐诰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齐国主徐知诰册立王后宋氏为皇后,任命诸道都统、判元帅府事徐景通为诸道副元帅、判六军诸卫事、太尉、尚书令、吴王。齐国的吴王徐景通改名为徐璟。徐知诰又赐杨琏的妃子号为永兴公主,这位妃子听到别人称呼她为公主,便流眼泪而推辞。

齐国主徐知诰立他的儿子徐景遂为吉王,徐景达为寿阳公;任命徐景遂为侍中、东都留守、江都尹,率领留司百官到东都去。

齐国德胜节度使兼中书令西平恭烈王周本因为不能保存吴国,愧恨而去世。齐国主徐知诰又任用侍中吉王徐景遂参判尚书都省。宋齐丘自己陈说丞相不应当不参预政事,徐知诰答复说省署还没有准备好。

吴国的让皇杨溥坚决辞让,不肯住在旧宫。多次请求之后,才迁徙别处居住。李德诚等极力主张,这样办最好。齐国国王徐知诰把润州牙城改名为丹杨宫,任用李建勋为迎奉让皇使。又任左宣威副统军王舆为镇海留后,客省使公孙圭为监军使,亲近官吏马思让为丹杨宫使,把让皇迁徙到丹杨宫。

宋齐丘再次陈说自己被左右所架空,徐知诰大怒。宋齐丘得知之后,回到自己府第,穿起白衣等待治罪。有人说道:“齐丘是旧臣,不应因为小过失而把他抛弃。”徐知诰说道:“齐丘有才干,但是不识大体。”便让吴王拿着手诏召唤他。

有人献毒酒方给徐知诰,齐国主徐诰说:“违犯我法律的自有正常刑罚,要这个干什么!”群臣争着请求更改府寺州县的名称中有“吴”和“阳”字的 。留守判官杨嗣请求改姓羊,有人对徐知诰说道:“陛下自然是应天顺人的,事情不是有意抗逆的,而谄邪之人专门抓住这些事更改讨好,这都不是当务之急,不要听从他们。”徐知诰认为很对。

天福三年十一月初十,吴国让皇杨溥去世。齐国主徐诰停止上朝二十七日,追谥让皇为睿皇帝。这一年,齐国主徐诰徙封吴王徐璟为齐王。

齐国群臣江王徐知证等几次上表请求齐国主徐诰恢复姓李,建立唐室宗庙,南唐主准许。群臣又请求上帝王尊号,齐国主徐知诰说道:“尊号是一种虚美,并且不是古制。”便没有接受。此后,他的子孙都依照这种做法。不受尊号,不用外戚辅理政事,宦官不准干预国事,这都是其他国做不到的。更改齐国太祖徐温的庙号称为义祖。

徐知诰为李氏父母举行哀悼,同皇后一起披麻戴孝,值守于祭堂,像初丧之礼一样,早晚拜祭达五十四天。徐温的亲子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请求也披麻戴孝。李建勋之妻广德长公主假借丧服到祭堂哀哭尽礼,如同父母之丧一样。

齐国主徐诰下诏书,国事委授齐王具体决处,只有军事问题要上报国主知道。徐氏的儿子徐知证、徐知谔,请徐知诰回复往日的姓名。徐知诰佯为谦抑,只是说不敢忘徐氏恩。经百官多次申请,才恢复原姓李氏,改名为昪。

齐国国主徐知诰更名为李昪,也就是当年杨行密在攻陷徐州时收养的那小孩。当年由于杨偓等人容不了这个孩子,杨行密把他送给了徐温抚养,几十年过去,竟然成了一国之主。

齐国国主李昪下诏,令百官讨论把徐、李二姓的先人合起来同受祭享的礼制。宋齐丘建议把义祖徐温的灵位放在第七室的东侧。李昪命令把唐高祖李渊的灵位放在西室,唐太宗李世民居其次,义祖徐温再其次,都作为肇始之主。群臣说道:“义祖是诸侯,不适于与高祖、太宗同样祭享,建议在太庙正殿之后另行建庙祭祀他。”齐国主李昪却说道:“我从小托身给义祖,如果不是义祖有大功于吴国,朕怎能开创今天的中兴之大业?”群臣不敢再说什么。

李昪想要把自己世系的始祖定为唐高祖的儿子吴王李恪,有人说道:“李恪是被唐高宗诛杀的,不如以郑王李元懿为始祖。”李昪便命有关部门考核二王的后裔,因为吴王的孙子李褘在历史上有戍守边疆之功,李褘的儿子李岘又当过宰相,于是以吴王为祖。

说是从李岘之后,经过五世而至于李昪之父李荣。他们的名字,都是有关部门所杜撰出来的。李昪又觉得自唐初至今,已然经历十九个皇帝,长达三百年,觉得自己的世系才经过十世太少。有关部门奏称:“三十年为一世,陛下出生在唐僖宗文德年间,已经五十年了。”于是,便依从了他们。自此,齐国正式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